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 > > 内容页

薛旭:车企拥有前瞻性技术才能构筑竞争壁垒

时间:2023-07-08 06:17:14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分享: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企业是跟随参与价格战,还是靠创新去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当前车企面临的共同课题。

“车企拥有前瞻性技术才能构筑竞争壁垒。”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近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对此谈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要看到市场核心价值


(资料图)

面对纷纭复杂的竞争现象,眼下的汽车市场令人深思。

“车市‘卷’和价格战的核心其实就是产能过剩。”薛旭谈到,特别是燃油车,其中不仅有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挤占”有限市场空间的因素,也有近年来国内人口下降和受疫情、外贸等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并带来燃油车销量徘徊不前的因素,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目标的确立,燃油车产能或将在未来若干年被彻底淘汰。因此,燃油车库存要尽快释放,否则资金周转就会出现困难。同时,车企在转型中,也希望尽快回笼资金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而且,今年车市降价潮由特斯拉引发,而特斯拉是市场引领能力很强的电动汽车品牌,其之所以有较大的降价空间,是因为在其创新的管理和生产研发体系支撑下,其盈利水平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车企不降价很可能市场份额就会被抢走。因此,不仅新能源汽车降价,燃油车也降价,形成了“卷”得更激烈的格局。

在薛旭看来,车市“卷”的结果实际就是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包括汽车在内的许多行业在进入成熟阶段之后,都会经历一个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最终可能形成数量有限的若干家企业的格局。像美国、欧洲都是如此,这也会导致生存下来的车企主体规模扩大,这是必然趋势,究竟哪些车企能生存下来,要看各自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状态。从市场角度看,合资品牌消失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尽管有市场竞争的因素,有其中部分企业电动化步伐慢一拍的现象,但合资品牌自身也在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如一些合资品牌也在制定电动化计划或已经推出了电动车型等。

薛旭认为,在车市“卷”的浪潮过后国内车企还将剩余几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按照产量推算,将来全球存在的规模化车企也就是十家左右,中国可能只有3-4家,当然希望中国车企越多越好,但这最终可能还是市场决定的。

以创新塑造竞争优势

车企如何跳出低水平的竞争,薛旭认为,车企降价只是竞争手段之一,如果能以领先的技术、创新性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需求则更好。在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都经历过类似的发展阶段和过程,有些汽车企业被淘汰掉了,还有一些企业在继续发展。因此,随着时代环境和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汽车产业结构、生产结构都在进行调整,竞争结果是形成竞争优势和理想思路,为车企带来效率和效能。生产出更有市场竞争优势和更高附加价值的汽车产品。

因此,薛旭强调,以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是车企摆脱“卷”的困境的根本出路。车企要积极探索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并进行战略性的储备,拥有一些能够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技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才会构筑竞争壁垒。

对于车企“走出去”,薛旭认为,有些问题要考虑清楚,如国内车企的汽车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是不是能够真正适合海外市场,盈利水平是否能支撑企业“走出去”,以及欧美国家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环境、市场环境,都要研究透彻。因为欧美的相关法规标准与国内也有不同,如果没有清楚之前就盲目“出海”,很容易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

薛旭认为,如何跳出“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汽车工业也走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业的优势,包括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链齐全、成本相对较低、创造力极强,如果把这些优势资源都发挥出来,再加上配套的售后服务和创新体系,无疑会使中国成为具备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汽车制造大国。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