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激光雷达板块迎来新一轮上涨。截至上午10时30分,指数报1104.928点,涨幅达2%,成交44.21亿元,换手率1.30%。
这次激光雷达板块上涨的原因,普遍认为是近期随着城市NOA落地加速而带来的“协同效应”。近期,小鹏、理想、华为等企业都发布了城市NOA的进度,其中华为的目标是45个城市,小鹏的目标是50个城市,理想汽车的目标是100个城市,称得上是一个比一个力度更大,为“城市NOA落地元年”提供了事实注解。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城市智能辅助驾驶使用率,激光雷达作为重要的保障,也同步出现在相关的城市NOA方案之中,在感知系统中当上了主角。
激光雷达为何如此抢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众多车企的纷纷涌入,使城市NOA对激光雷达更为依赖。小鹏、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场景占据了智能汽车行驶时间和里程的70%以上。因此,只有提升智驾能力,推动城市NOA落地,才能满足大多数车主的核心需求。
由此,“抢城”成为车企发力的关键词,城市NOA也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产品卖点,演变为能够扭转车市战局的关键。很多人都知道,城市场景智能驾驶的复杂程度、技术开发的困难程度都是车企面临的“拦路虎”。同时,高精地图具有的高成本、低覆盖、更新慢三个特点,对于更加复杂的城市场景显然有着很大不足。因此,国内智能驾驶车企逐渐形成默契,采用了“激光雷达+大算力芯片”的技术方案。
目前,“轻地图”方案较为经济适用,激光雷达的实时感知承担了道路信息捕捉和实时路况观察等使命。为了提升感知能力,国内众多车企已经采用激光雷达作为最重要的感知系统核心部件。
与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不同,国内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具备准确感知周边三维信息;分辨率高,不受光线影响;无需训练、直接感知,漏判障碍物概率更低等特点。“激光雷达可以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从而大大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李明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如今在量产带有城市NOA功能的车型中,基本都配备了激光雷达。而城市NOA赛道是车企未来重要的盈利增长点,这也是车企急于发力这一赛道的真正原因。
感知依靠什么
目前,虽然众多车型都在选用激光雷达作出城市NOA系统的核心感知部件,但是,激光雷达也面临新的考验。“更高的角度分辨率、更远的探测范围、更高的点云质量,是车企对激光雷达性能指标的关键需求。”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帅石金认为,优质激光雷达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制造更需要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共同协同。
事实上,在满足性能指标、车规可靠性和量产交付等诸多基础上,成本控制仍然很难。并且随着年初开始的车市价格战,整车企业将成本压力进一步传至供应商,激光雷达行业面临的成本考验更甚。
眼下,激光雷达市场价格约为人民币4000元左右。因此,考验推算,激光雷达感知系统很难在整车30万元以下的产品中被采用。因此,优质低价也成为激光雷达需要达到的目标。
近日,德国零部件据图博世宣布,已经结束其激光雷达自研工作。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证实称,“考虑到技术的复杂性和上市时间,博世不久前决定,不再对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硬件开发投入任何额外资源。”
无独有偶,首个面向车载前装打造纯固态雷达企业Ibeo在2022年破产,而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曾投资1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7.35元)左右参股Ibeo,随之也已退出激光雷达竞逐。此外,已经上市的、曾被称为激光雷达元老、明星公司之一Quanergy在去年底也退市破产。
仅近一年多时间,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巨大,不少海外企业无奈选择放弃。但与此同时,仍然在激光雷达领域孜孜以求者,基本都是长期深耕、稳扎稳打的企业。
构建技术实力
激光雷达企业应该如何摆脱痛点,抢占城市NOA发展窗口?
或许整个供应链的思路都是共通的,通过技术优化,降低成本、提升体验,才能实现快速上车应用。
“激光感知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感知并计算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几何信息,以此重建和识别物体。”帅石金表示,而空间物体表面某点的三维几何位置与其在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由摄像机成像的几何模型决定的,这些几何模型参数就是激光雷达形成的数据。
当前,要使激光雷达实现高精度标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光雷达还可以辅助测距,从而帮助智能汽车判断物体相对距离。
面对城市NOA加速落地的热潮来临,更多的供应商希望整车企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从而可以使感知一体化方案将激光雷达的点云与摄像头数据在硬件架构上实现融合,为智能驾驶决策系统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满足了车企差异化量产需求,助力车企抢占城市NOA落地先机。
如今,激光雷达正成为车企通向高级别智能驾驶的“金钥匙”,也是未来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关键。不过,如果有多种传感器来增强智能驾驶的感知能力。则更加实用。“智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激光雷达所面对的发展空间足够宽广,也将为城市NOA赋能,实现融合发展,整零共赢。”李明表示。
其实,激光雷达虽然看上去既渺小也不起眼,但是,在智能驾驶中的作用却是核心“成员”之一,没有它,智能驾驶寸步难行,有了它,才能“以小博大”,带来智能驾驶的美好前景。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